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29
证据保存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既可以由行政处罚机关采取,也可以由当事人采取。
在采取保存措施时,应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被登记保存的证据必须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例如,驾驶证对运政案件事实一般没有证明作用,应立即退还原主。然而,对于路政及养路费征稽案件来说,驾驶证与案件有较大的关联性。
采取登记保存措施后,必须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如果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证据登记保存措施将自行解除。若需要继续保存,属于行政扣押,但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就会构成行政侵权。
在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措施时,必须注意程序合法性,登记保存必须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进行。
在采取强制措施时,特别是使用证据登记保存清单保存证件和车辆时,保存时间最长不能超过7天。如果超过7天,将导致权益受损,可能对执法部门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如果当事人在登记保存时间达到7天后仍不领车、接受处理,执法部门应书面通知当事人来接受处理和领回证、车。如果当事人仍不履行,执法部门可按处罚程序操作,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终结悬而不决的法律关系。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具有重要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通过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作出的裁判才能是公正的。
刑事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刑事诉讼是国家机关行使刑罚权的活动,旨在维护正常统治秩序。刑事诉讼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
刑事诉讼具有国家权力的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特点。国家权力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强制力量的使用,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特征之一。
刑事诉讼是诉讼主体遵循诉讼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刑事诉讼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行为,还需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为了保证犯罪追究程序的公正,刑事诉讼必须按照规律原则和制度进行,保证诉讼双方的平等权利。
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刑事诉讼涉及的利益重大,需要依法进行,以保证案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司法机关、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遵守法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