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29
刑事强制措施的意义在于通过目的和实效两大部门来构建其功能体系。目的是指刑事强制措施存在和创设的根本有效性,实效是指刑事强制措施在贯彻执行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刑事强制措施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无论是以国家为本位还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国家,都是基于公民与国家之间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出发点。国家一方面要赋予人民一定的权利,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公民权利的范围;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对实践中出现的异类分子进行教育、挽救和惩罚,通过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来恢复受侵害的权益与秩序,实现社会管理职能。为了克服人的自保本能带来的逃避刑罚或妨害诉讼行为,需要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通过强制性限制和剥夺个人权利来实现国家刑罚权,恢复或弥合被侵害的秩序与权益。
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产生了三个维度的效用。
犯罪嫌疑人在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之前与正常公民在法律意义上没有区别。然而,一旦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在权利义务方面发生了变化,法律基于更高利益的需要暂时性限制和剥夺了其权利的行使,使其承担更多的义务。
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表明刑事诉讼活动正在进行,犯罪嫌疑人行为性质得到基本确定,其特殊诉讼地位也形成了。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使得刑事侦查突破了秘密性和封闭性。虽然并非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定会采用刑事强制措施作为诉讼保障手段,但其一旦适用就会对公民基本权利产生约束。然而,法律对于国家管理秩序的强烈需求与对公民权利保护的要求存在直接冲突。如何协调冲突与实现相应权益的保护不能由追诉机关自行决定。因此,司法审查与权利救济制度成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运行的重要措施。
司法机关查获和惩罚犯罪分子的能力是有限的。由于司法资源投入总是有限度的,面对无限的社会利益冲突与矛盾纠纷,任何政权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掌控。此外,社会历史的司法实践也反复证明,“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仅仅是一种管理社会方式,尚不能被誉为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更不用说刑事强制措施的效果了。因此,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一方面强化了对犯罪分子的心理作用,促使其反躬自省以尽早投案认罪伏法;另一方面,它也起到了警示和震慑潜在犯罪分子的作用,并向全体社会群体宣示政治实体对统治秩序的重视程度和保障的决心与能力。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能否有效地保障人权以及保障的范围与程度等,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民主、文明、科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