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17

 
118954
为了提高司法中的侦查和诉讼效率,法律中分别对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作出了规定,二者顾名思义,对应的是侦查羁押的期间和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审理的期间,但是除此之外,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还有什么呢?请看下文中手心律师网小编的介绍。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被逮捕后到侦查结束的时间段。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羁押期限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防止案件拖延,提高侦查效率,确保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审理期限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为提高诉讼效率和保证司法公正,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限制。

二、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计算方法不同

(一) 审理期限的计算

案件的审限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直到结案为止。

以下情况不计入审限:

  1. 刑事案件中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
  2. 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而决定延期审理的时间;
  3. 合议庭成员、检察员等相关人员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延期审理建议,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
  4. 刑事案件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的时间;
  5. 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的时间;
  6.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时间;
  7.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时间;
  8. 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时间;
  9. 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时间。

(二) 羁押期限的计算

以下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需要重新计算:

  1.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其他重要罪行的情况下,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公安机关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其他重要罪行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需要向人民检察院备案并接受监督。
  2. 犯罪嫌疑人不提供真实姓名和住址的情况下,需要查清身份后再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但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也可以按照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3.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则需要计入羁押期间。
延伸阅读
  1. 侦查羁押期限最长多久
  2. 逮捕异地关押多久可以审判
  3. 逮捕的条件及其含义
  4. 重新评估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况
  5. 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刑事裁定实行法律监督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看守所会见规定及律师的角色
  3.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4.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5.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6.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7. 赌博罪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