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如何处理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发现犯罪嫌疑人时,是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机关的,而在扭送的过程是,有可能造成嫌疑人受伤,那么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要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的法律处理方式
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的扭送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扭送嫌疑人过程中,如果采取必要的措施造成嫌疑人受伤,扭送人无需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
然而,如果扭送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扭送人将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扭送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在一定情况下,法律也规定了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可能性。
实施扭送的要求限制
扭送主体的广泛性
实施扭送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公民。这意味着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参与扭送行为,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扭送对象的特定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可以扭送四类人:现行犯、通缉犯、越狱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对象只限于上述四类人,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强迫性与即时性暂时性
扭送行为具有强迫性,不同于强制措施。当公民发现具有法定情形的人时,应立即将其控制住并即时送往公安司法处理。扭送行为对扭送对象的人身自由限制是暂时的,当公民将扭送对象移交至司法机关时,扭送行为即告结束。
保障性
在扭送过程中,公民不得对扭送对象进行关押和体罚,也不能随意进行搜查,不得随意伤害扭送对象的身体或侮辱其人格。这些保障措施旨在确保扭送行为的合法性和人权的保护。
以上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的处理方式进行的解释。扭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确保,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