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要在逮捕环节上行使有效辩护该怎么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法律知识

律师要在逮捕环节上行使有效辩护该怎么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01

 
118693

逮捕的严厉性和严重后果,要求辩护律师强化辩护职能

逮捕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保障诉讼活动的有效进行。然而,逮捕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诉讼保障功能。逮捕对犯罪嫌疑人具有威慑性,可能导致“未审先判”的心理压力。此外,逮捕还会剥夺人身自由,给被逮捕者带来名誉受损、精神痛苦、家庭破裂等后果,对企业高管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停滞甚至破产、工人失业等影响。逮捕的严厉程度和风险高发的错捕问题,要求辩护律师加强辩护力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现行法律法规为律师在逮捕环节上辩护提供法律武器

新刑诉法赋予律师在逮捕环节上辩护的权利

新刑诉法赋予了刑辩律师在逮捕环节上的辩护权利,并明确了律师参与逮捕的时间节点。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在逮捕时,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辩护律师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并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此外,《人民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试行)》和《关于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的指导意见》对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进行了具体规定,要求人民检察院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并要求提供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及三机关相关解释对逮捕和不捕条件进行了细化

刑事诉讼法及三机关相关解释对逮捕和不捕的条件进行了细化,并为律师参与犯罪嫌疑人逮捕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

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进行辩护

严格对照刑诉法第79条三款规定的逮捕情形

对刑诉法第79条三款规定的逮捕情形,要严格对照,如发现不符合的,要立即提出不逮捕的意见。

首先,审查刑诉法第79条第1款“应当逮捕”,关键在于有无社会危险性的把握。社会危险性是犯罪嫌疑人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以及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社会危险性必须具有外在表现性以及可证明性。

其次,刑诉法第79条第2款规定的“10年以上、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三种情形属于法律的硬性规定。律师如发现可能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存在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线索和材料后,应及时提交给办案机关并提出不应当逮捕的意见。

最后,79条第三款规定的可以逮捕的情形,系犯罪嫌疑人违反逮捕的替代措施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条件。律师要严格对照刑诉法和三机关的解释的规定,分析是否违反上述规定,违反了哪条规定,违反规定的程度。律师要力争办案机关采用重新缴纳保证金、提供保证人等替代措施,而不轻易对其变更强制措施。

律师要审查办案机关是否遵守逮捕的程序规定

审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程序和材料

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同时移送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在提请批准逮捕书中专门予以说明。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收集、固定犯罪嫌疑人具备社会危险性条件的证据,并在提请逮捕时随卷移送。

审查检察院批捕时的程序和材料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时,应当以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危险性相关证据为依据,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认定。必要时可以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方式,核实相关证据。依据在案证据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相关证据,公安机关没有补充移送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律师要熟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最新规定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监督活动。

律师要积极为被告人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并提供有力的证据材料。律师要熟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最新规定,包括人民检察院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以及提供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

律师要及时提出程序违法的意见

审查公安机关是否遵守逮捕的程序规定

律师要审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程序和材料,发现不符合逮捕程序的事实,要及时提出程序违法的意见。

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时,应当同时移送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证据。律师要审查公安机关是否按照规定提供了相关证据。

审查检察院是否遵守逮捕的程序规定

律师要审查检察院批捕时的程序和材料,发现不符合逮捕程序的事实,要及时提出程序违法的意见。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时,应当以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危险性相关证据为依据。律师要审查检察院是否依据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并核实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捕前审查和捕后审查同样重要:新刑诉法第93条规定了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总体规定

根据新刑诉法第93条的规定,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具体条件、程序和办案机关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1月颁布了《人民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试行)》,并于7月11日印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纠正了过去偏重捕前审查,不重视捕后变更的片面做法,并为律师行使辩护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

第一项:立案

权利告知:根据第八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羁押地的驻所检察室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向其告知权利。

初审:根据申请进行初审——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三个工作日以内提出是否立案审查的意见。

依职权初审——对本院决定逮捕和法院决定逮捕的,依职权进行初审。

初审处理结果:

第一,不予立案的情形:根据第十五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初审后一般不予立案,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具有其他特殊法定情形不适宜继续羁押的除外:

1.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

2. 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绑架、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犯罪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

3. 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或者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4. 系累犯或曾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

5. 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6. 案件事实尚未查清,证据尚未固定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其他犯罪事实尚未查清、需要进一步查证属实的;

7. 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案,有串供可能的;

8. 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有串供可能的;

9. 系被通缉到案或者因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而被逮捕的;

10. 侦查监督部门作出批准逮捕或者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决定不满一个月的;

11. 其他不宜立案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情形。

第二,可能具有本指导意见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第二项:审查

根据19条规定,审查可以采取加减分的量化方式综合评价羁押的必要性。20条规定了审查的内容。

根据21-25条的规定,加分项目、减分项目和否决项目可以用来评价是否需要继续羁押。

26-28条规定了应当变更、可以变更和久押不决案件变更羁押措施的情况。

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1. 案件证据发生重大变化,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的;

2. 案件事实或者情节发生变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的;

3. 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的;

4. 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的。

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1. 预备犯或者中止犯;

2.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者胁从犯;

3. 过失犯罪的;

4. 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的;

5. 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

6. 未成年人或者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7. 与被害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且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

8.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9.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10. 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11. 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缓刑的;

12. 其他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超过五年,案件仍然处于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阶段的久押不决案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已满四年,可能形成久押不决的案件,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第三项:结案

根据规定,应当在立案后十个工作日以内决定是否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如果案件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经检察长或者分管副检察长批准,可以延长五个工作日。

根据第38条-40条的规定,经审查认为无继续羁押必要的,检察官应当报经检察长或者分管副检察长批准,以本院名义向办案机关发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书。如果有继续羁押必要,由检察官决定结案,并通知办案机关。

根据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于依申请立案审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办结后,应当将提出建议和办案机关处理情况,或者有继续羁押必要的审查意见和理由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

延伸阅读
  1. 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更换律师吗
  2. 我国刑事辩护律师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时候告知嫌疑人可以请律师
  4. 刑事拘留可以送衣服吗
  5. 自愿认罪的如何处罚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群众扭送的对象是哪几种
  2. 呈请刑事拘留报告书范文
  3. 取保候审有谅解书还需要开庭吗
  4. 经侦大队传唤的程序及时间怎么规定的
  5. 公安局传唤能否使用强制措施
  6. 羁押时间比刑期还长怎么办
  7. 经侦大队的传唤方式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