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监视居住错误的赔偿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国家赔偿法监视居住错误的赔偿标准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30

 
118022
监视居住属于强制措施,被监视居住等于是犯罪嫌疑人,相关机关的工作人员怕你跑了才会对你监视。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犯事却被监视居住很不公平,事实上也是它们弄错了,于是就会提出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国家赔偿法监视居住错误的赔偿标准。

错误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范围界定

国家赔偿法对损害赔偿的限定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损害赔偿仅限于对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的直接损害。监视居住通常不会直接损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然而,被监视居住的人的声誉会受到影响,社会评价和信誉也会下降。换句话说,监视居住主要造成的是精神方面的损害,例如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

错误监视居住导致的精神损害

错误的监视居住会导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情绪、感情和思绪等精神活动的障碍,使其产生忧虑、愤怒、恐惧、焦虑、沮丧、失望、悲伤、抑郁、绝望和缺乏生趣等不良情感,从而造成精神痛苦。《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承认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合法性。如果错误的监视居住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造成精神损害,他们有权要求司法机关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要求赔礼道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错误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还可以要求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对于因错误监视居住造成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权和财产权损害的情况,他们有权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提起赔偿请求。

对于间接损失的赔偿问题

对于因错误监视居住而导致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间接损失,筆者认为,按照损失赔偿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损失赔偿意味着损失多少就赔偿多少。这种损失与赔偿在数额上的一致性是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等价交换和公平内在的需求。换言之,如果原本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因侵权行为而失衡,司法机关应该努力恢复原本当事人之间的平衡状态。因此,错误监视居住导致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间接损失应该排除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外。
延伸阅读
  1. 国家赔偿的范围计算的参考依据是什么
  2. 迁坟国家赔偿标准
  3. 故意非法拘禁只能国家赔偿吗
  4. 刑事国家赔偿责任主体
  5. 请问申诉后如无罪释放,能得到国家赔偿金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哺乳期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羁押
  3.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4.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