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16
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然而,在立法上存在一些缺陷。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监视居住的具体操作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然而,由于警力紧张等原因,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往往将监视居住交给协警员、联防队员等人员执行,甚至临时聘请外部人员。这些人员在法律上没有取得执法主体资格,因此其活动是不合法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执行权。因此,将监视居住的执行权交给其他人员,其行为必然违法。
《刑事诉讼法》中对监视居住的住所没有区分“单身居住”和“混合居住”两种情况,统称为“居住”。虽然监视居住并没有剥夺犯罪嫌疑人的居住权,但忽视了“混合居住”中的第三人存在,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同事、朋友等。这样一来,合法的监视居住就包含了不合法的成分,即大前提违法,根据逻辑推理,小前提和结论也是违法的。因此,监视居住在立法上存在违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严格保护,包括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
在执行监视居住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势必会侵犯第三人的基本权益。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用“混合居住”的公共设施进行串供、毁灭证据等妨碍司法活动的行为,公安机关必须对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和监视,并对第三人进行盘问。这样一来,第三人的人身自由就会受到侵犯。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执行机关人员进入“混合居住”时遭到第三人的拒绝,这是公安机关的行为合法还是违法?第三人的行为是维权还是阻碍公务?答案显然是违法的。由于监视居住的“居住”概念不清,没有区分“单身居住”和“混合居住”两种情况,立法上违反了宪法对公民基本权益的保护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监视居住过程中侵犯了第三人的基本权益。
根据内部规定,执行监视居住决定的机关会开具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委托书,并委托所在地派出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