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2-13

 
117950
暂予监外执行的意思就是,对一些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暂时不执行刑法或者改为暂时在监外执行,那么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是怎样的呢?哪些类型的罪犯不适合这项规定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为大家排忧解难!

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7条的规定,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自伤自残是指罪犯在关押场所内故意吞食异物,如钉子、大头钉等,使自己身体受到伤害、残疾等。对于这类罪犯,不能暂予监外执行。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7条的规定,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如下:

  1. 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2. 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
  3. 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第二项规定情形,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确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和管理

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直接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并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详细载明罪犯的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和依据。

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于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监狱应当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暂予监外执行的结束和后续管理

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司法局,以便对罪犯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当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相关规定。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如果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对该罪犯的收监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司法局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

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当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如果罪犯的刑期届满,应当由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如果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及时收监:

  1. 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2. 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3.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延伸阅读
  1. 心脏病严重者可以监外执行吗
  2. 精神病患者是否适用危害公共安全罪
  3. 无期徒刑能保外吗
  4. 监狱收监有哪些条件
  5. 无期徒刑监外执行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中的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2. 拉皮条是否可以保释出来
  3.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4. 保释的条件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