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签订的安置协议的有效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协议 > 拆迁协议法律知识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签订的安置协议的有效性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16

 
11119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那么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签订的安置补偿协议是否有效?

民法通则中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精神病人如果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则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民事活动。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根据其精神健康状况进行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则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或者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即为其法定代理人。

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确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由以下人员担任:

  1. 配偶
  2. 父母
  3. 成年子女
  4. 其他近亲属
  5.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前提是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如果对于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可以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如果没有近亲属担任监护人的情况,则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和权利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非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相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合同法中的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并不需要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进行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合同,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进行。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

根据附录的说明,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年满18周岁:我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后被视为成年人。对于16周岁以上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其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16周岁以上但不满18周岁的公民,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需要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并能够理智地进行民事行为。如果患有精神病而无法理智地从事行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延伸阅读
  1. 学校发现家庭暴力有强制报告义务吗
  2. 承租人不得擅自转租租房吗
  3. 8岁以下的孩子给主播打赏,平台要全额退款吗
  4.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
  5. 随行监护人的承诺书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

征地拆迁协议热门知识

  1.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的法律诉讼程序
  2. 如何应对房屋拆迁纠纷
  3. 拆迁安置协议
  4. 六安市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和执行
  5. 征地协议范本
  6. 房屋拆迁协议政府不履行怎么办
  7. 我的房屋拆迁协议没有达成一致,我应该怎么办
征地拆迁协议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该怎么办
  2. 儿童在学校或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受侵害了该怎么办
  3. 教育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4.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5.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6.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7.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