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21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该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会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行政复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跳出某个区域,例如对某省国土资源厅的行为不服,可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复议。如果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担心某地方存在地方保护,应选择这样的救济途径。
申请行政复议应先对案情进行调查和了解。在充分了解案情、准确把握案件脉络后,应认真研究案卷,查阅法律法规政策,并将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文件,然后向复议机关的法制科处申请。
如果行政复议未能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征地纠纷中,大多数诉讼属于行政诉讼,但也有少数情况可以走民事诉讼的程序。例如,对于非法占地行为,可以从民事角度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对于已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但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的情况,可以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撤销该协议。办案时应灵活运用不仅局限于行政诉讼,若民事诉讼对当事人更有利,应该设法走民事诉讼的程序。常见的征地纠纷中的民事纠纷包括:征地补偿协议纠纷、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等。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是指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若协调不成,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进行裁决。这是国家为减少、解决征地纠纷而推行的制度。该机制包括协调和裁决两个部分,协调是裁决的前置条件,未经协调不能进入裁决程序。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的规定最早出现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然而在该条例规定协调裁决后,地方政府并没有有效执行。近年来,由于土地纠纷的急剧增加,国土资源部对协调裁决机制更加重视。《征用土地公告办法》中规定了补偿协调,并要求各省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协调裁决办法》建立征地补偿安置协调裁决机制。然而,目前仍有部分省份未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协调裁决办法》,且许多省份尚未设立协调裁决机构。此外,部分征地审批由国务院批准,若协调不成,应由国务院裁决。省内法规是否对国务院裁决具有约束力?显然是不可以的。因此,目前征地补偿裁决机制尚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