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非法批地的三种形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违法征地法律知识

地方政府非法批地的三种形式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2-24

 
1068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打造城市化的口号。非法批地进行建设,以从中获取利益。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方政府违规行为:非法批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的批租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根据征用土地的性质和需求面积逐级上报审批。然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招商引资和建设优先战略与国家审批要求形成了直接的利益冲突。在这种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开始违规操作,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无视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超越审批权限进行非法批地。

地方政府的违规行为

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纵容甚至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经批准就开始使用土地,以租代征,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甚至侵占基本农田。根据清华大学土地课题组的调查,80%的非法批地案件中,地方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是违法主体。而地方政府非法批地的新特征是违规宗数减少,但面积总量增加,并呈现西进北移的趋势。

地方政府违规行为:企业违法占地

违法占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量经营性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为了谋取土地增值的潜在收益而违法占地、大量囤积。二是国家开发区占地。全国目前有6800多个工业园区。虽然2003年国家整顿了各类开发区,但一些地方以“产业基地”、“工业密集区”等名义变相设立“开发区”来圈地招商,一些已被撤销的开发区也通过改名重新复活。有的区县通过“挂靠”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地方政府违规行为: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工业项目所征土地的“低价”协议出让。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项目和投资,违反国家《协议出让土地》管理办法,以“零地价”甚至“负地价”出让土地。随着一些工业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些西部地方政府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盲目签订协议,擅自承诺向开发商提供大量土地进行成片开发,甚至有的协议可以提供40~50平方公里土地。这导致少数企业垄断大量土地资源,同时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为避免协议转让土地模式的制度损失,国土资源部已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明确规定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招、拍、挂出让范围、截止期限、出让价款和发放证书等。

二是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商品房等六类商业经营性用地违规“分批交纳”土地出让金。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规定,受让人应在缴清全部出让金后依法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通过土地项目分期付款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开发商通过有限的资金就可以启动多个项目,并将风险转移到金融机构。

延伸阅读
  1. 地方政府非法征地的形式有哪些
  2. 地方政府非法批地的形式、违法征地的情形是什么
  3. 我国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
  4. 违规征地政府有哪些惩罚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村干部强拆家里树木怎么办
  2. 农村危房长期没人住要被强拆,有补贴吗
  3. 养殖场强拆程序是怎样的
  4. 征地拆迁中,如何有效阻止地方政府进行违法征地拆迁
  5. 几年前买的房子被当做大棚房要被强拆,怎么办
  6. 果园地上修建的看护房是大棚房吗?会被强拆吗
  7. 造成拆迁评估所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