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15
根据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征地协议不再是征地项目申报工作的必备要件。虽然一些地区目前仍延续过去签订征地协议的做法,但这并不是征地的法定程序。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国家征用土地需要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这些规定的推行增加了征地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
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征地纠纷,对于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解决土地纠纷首先充分了解其特性。我国征收土地纠纷与其他案件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一方面,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平衡,农民经济实力弱,知识和思维能力相对较低,而政府或开发商则处于强势地位;另一方面,这类案件人数众多,影响广泛,很多属于群体性案件;此外,失地农民最关心的是补偿问题;国家法律和高层国家机关倾向于保护农民的利益;社会舆论更加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开发商往往存在违法情节。
根据不同特点,征地纠纷可以采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裁决、民事诉讼、征地补偿协调裁决等法律处理方式。具体选择何种程序取决于个案的不同特点。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各类矛盾,充分把握案件特性。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对行政处罚不服、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对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不服、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不服、对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不服、对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不服等。
在征地纠纷中,大多数进行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但并非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诉讼。有时候也可以选择民事诉讼的程序,如对于非法占地的行为,可以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对于已经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如果该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可以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撤销该协议。在处理征地纠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诉讼程序。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是为减少、解决征地纠纷而推行的制度。根据补偿标准存在争议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然而,目前征地补偿裁决机制并不健全,部分省份尚未制定相关法规,也没有设立协调裁决的机构。对于存在争议的补偿问题,可以首先向区县政府或市政府申请协调,如果在法定期限内协调不成,可以向征地批准机关申请裁决。
征地纠纷听证制度是在土地征收纠纷中拟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主管部门组织听证的制度。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证其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听证分为主管部门依职权组织的听证和申请人申请才组织的听证。听证是失地农民参与征地审查报批、发表意见、了解案情的重要途径。当事人应该重视这项权利,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