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遇拆迁,没签拆迁协议就被强拆了怎么办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02
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规定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是不能对房屋进行强制拆迁的,被强拆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时必须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先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必须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采取非法方式强拆房屋的法律责任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应当依法给予处分;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阻碍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法律责任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征地补偿方案的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家建设征收农民集体土地主要由两个环节完成,一是批准征收土地,二是组织实施征收土地。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建设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批准征收土地,这一环节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审批权。其次是组织实施征收土地,这一环节由被征收土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完成。
征地补偿方案的准备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在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征收土地后,应当在组织实施征收土地的过程中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范围内发布征地公告,公布批准征地的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和办理补偿登记的机关等事项。公告明确表示,公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接受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持有的权属证书和产权证明等相关材料,办理相关的征地补偿登记。
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同时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被征地农民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被征地农民的申请应当得到满足,听证会应当举行并听取意见。拟订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根据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修改。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内容
根据国土资源部《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公告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农民集体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 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 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求意见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政府批准,并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批准和备案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按规定,征地的各项补偿安置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同时,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期交付土地。对没有正当理由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拒不交出征收的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交出土地;如果仍然拒不交出土地,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解决
对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应当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如果协调不成,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进行裁决。征地补偿和安置的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