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9-24
陈小姐在上海一工艺品公司担任业务经理,月工资4500元。然而,自从她在2007年8月怀孕后,公司开始降低她的工资,9月份降至4000元,随后又调整为2300元,并将她的工作岗位从业务经理调换至前台。最终,公司在12月20日逼迫陈小姐辞职。公司告知她,如果不写辞职信,将不会支付11、12月的工资,并不需要再上班。然而,当陈小姐在12月24日正常上班时,发现公司已经搬迁至其他地方。
工艺品公司声称,在2007年10月30日发布了公告,告知所有员工公司将于当年12月19日结束在上海办事处的运营。公司表示,员工可以选择去新址报到上班或者领取一个半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后结束劳动关系。然而,陈小姐拒绝签字并要求领取工资和补偿。由于她没有到新址报到,双方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已于2007年12月30日终止。因此,公司不同意她的诉讼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即使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也不得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关系,除非双方经协商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法院认为,工艺品公司声称由于动迁问题需要将公司迁至外地,要求全体员工去外地上班,实质上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工艺品公司应与劳动者协商劳动合同的变更。然而,工艺品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他们与陈小姐就实际用工地的变更进行过协商。即使他们与陈小姐就此事进行了协商,工艺品公司关于如果员工未在2007年12月30日前到新址报到即视为自动离职,并导致劳动关系终结的主张,也因为陈小姐处于孕期而无效。工艺品公司还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他们实施了其他解除与陈小姐劳动关系的行为。因此,法院不采纳工艺品公司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已于2007年12月30日终结的主张,同时采纳陈小姐关于双方劳动关系仍然存在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