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0-05-25
所谓“三性”,是指“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但对何为“三性”一直没有具体规定。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所谓“三性”,是指“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但对何为“三性”一直没有具体规定。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案例简介
王欢于2003年9月入职某幼儿园任幼师,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止。2012年11月,王欢等员工被告知,从2013年1月1日起,他们将与该处选定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两年或两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要求他们签名确认是否愿意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直至2013年1月底,幼儿园才将劳务派遣合同交给王欢,王欢表示不同意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要求仍与幼儿园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未能就此协商一致。幼儿园于2013年2月向王欢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案件分析
该单位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义务,把非临时性、非辅助性、非替代性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甚至全体员工都转到劳务派遣公司,是明显违法的。在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过程中,该单位又施加压力,让员工“自愿”在该单位印刷好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上签字,这种行为更是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对于此种情形,劳动者发现自己所处的岗位并不处于这“三性”之中,则可以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非劳务派遣。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有异议的,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
由于我国法律对劳务派遣还没有规范和限制,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逃避劳动法的责任,随意使用劳务派遣工,派遣劳动者人数也不断增加。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劳务派遣工甚至已占到一多半以上,成为用工的主流形式。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一般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如果不是处在这三种岗位上,却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