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0
拆迁安置咨询
2024.06.01
32人阅读
农村宅基地如何办理不动产登记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农村宅基地的不动产登记需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流程进行。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提交申请材料:申请人需要准备并提交包括身份证、户口簿、权属来源材料(如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房屋规划或建设相关材料、权籍调查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等相关材料。
确权登记: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各地应全面落实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合法性审核:合法部分的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将进行登记,而违法超占超建的部分将不予确权,并在不动产登记时进行标注和区分。
权利主体一致性:如果农村宅基地与住房权利主体不相符,应当重新确定权利主体,确保宅基地与住房权利主体一致后予以登记。
继承权的登记:依法继承的农房可以确权登记,不受“一户一宅”政策限制。
参与方式:村民应以村为单位统一开展确权登记工作,配合做好指认、界址确定、资料提交等工作。
登记成果共享:各地要将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办理,并建立城乡一体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实现登记成果的共享应用。
信息更新与汇交:对于新建、征收、流转等情况导致宅基地及房屋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办理登记,并将登记结果实时上传至国家级信息平台。
公告通知:在进村调查前,相关部门会发布公告,农户可以向所在村庄提前预约入户调查时间。
遵循原则:整个登记过程要坚持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先易后难的原则,分类推进工作,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