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进校园咬学生:无意思联络侵权定责任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14
学生遵照老师要求按时到校,不料却在校园里被狗咬伤。7月28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此而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该院一审运用无意思联络侵权理论判决被告朱某和海安县某镇初中分别向原告张某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抚慰金等费用2171.55元和930.66元。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案件处理
事件经过
2005年4月8日早晨,张某按照老师的安排到海安县某镇初中上学。在走廊上,一只狗子咬伤了张某的右手食指,导致出血受伤。张某接受了治疗,并由同学和班主任垫付了医疗费用。事后,张某提起诉讼,要求饲养狗子的朱某和海安县某镇初中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和精神抚慰金等。
法院判决
海安县法院认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案件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以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过错作为构成侵权责任的必备要件。本案中,朱某未能证明张某有过错,而海安县某镇初中疏于校园安全管理,是损害发生的次要原因。因此,法院判决朱某负主要责任,海安县某镇初中负次要责任,并要求他们赔偿张某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和精神抚慰金等。
法官点评
本案处理的难点在于在有第三人过错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动物饲养人和第三人的责任。法院在审理中正确适用了无意思联络侵权理论,使这一难点得到了妥善解决。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