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转载侵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法律知识

网络新闻转载侵权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98534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问题是相当重视的,国际上也规定了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但是在当下,网络上的文章侵权显然是屡见不鲜的。关于网络上转载侵权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详细说明,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转载侵权

根据相关法律,报刊之间相互转载不必经过许可,但网络转载报纸内容则必须要有授权。而且,无论是报纸之间相互转载,还是网络转载报纸内容,都须注明内容出处,并向作者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作为著作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这一点早已成为行业共识和准则。法律是有了,但在实践中却经常遭遇被漠视甚至被无视的尴尬。网络转载中的“巧取豪夺”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涵养诚信经营、尊重版权的网络天空,我们都必须重视网络转载侵权现象。新闻作品倾注着记者的心血,有的甚至要经受极大的风险。为了扎实揭露快捷酒店“白床单”背后的“黑幕”,女记者在黑洗衣坊“卧底”半月之久,手指变得红肿疼痛,声称“一辈子都没洗过这么多床单”“这辈子再也不想洗东西”。但不少网站“连招呼也不打”就一键复制粘贴转载过来,不仅内容几乎完全照搬,连最起码的出处、作者姓名都不标明。这不仅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利益,也是对正常市场秩序的破坏和干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对网络媒体来说,合法依规进行内容转载传播,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项社会责任。申请授权、注明来源、事后付酬——按照现行法律,网络依法转载只需完成这几个步骤即可。但现实中,大量网络媒体做不到。涉事媒体违法转载侵权在先,遭舆论围攻、“吃官司”都是必然要承担的后果。大面积的集体侵权转载暴露出内容行业版权保护意识的普遍淡薄,与其说是“做不到”依法转载,还不如说是“不想做”。

更值得追问的是,明文禁令之下,转载侵权何以屡禁不止?并不算低的诉讼费用、烦琐的法律程序、庞杂的证据收集、较长的等待周期等,足以让不少有维权想法的人产生畏难情绪。侵权成本过低,但维权成本过高,不少人和单位不得已选择了放弃维权行动。另外,当前维权渠道还比较单一,很多著作权人和单位哀叹,在发现被网络非法转载后,“除了发出一纸公告和声明外,还能怎么做”。要保证网络转载在法律轨道上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法律虽然规定了使用作品须经过权利人授权许可,但采取何种许可方式、合理的授权价格如何确定、授权交易是否合法、怎样完善使用作品的授权机制等,都需要在立法层面继续努力。

延伸阅读
  1.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2.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3.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4. 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5.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2.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3.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4. 网络犯罪的特点
  5.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6. 网络犯罪种类
  7.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