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1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保障。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都有权依法提起诉讼。此外,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与房屋征收部门在规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情况下,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满意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被征收人必须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强迫被征收人搬迁,例如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方式。建设单位也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并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搬迁,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拆迁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
如果确需征收房屋,市、县级人民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此外,所有征收房屋的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房屋征收部门需要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市、县级人民政府需要及时公布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
如果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法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必须组织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的情况进行方案的修改。
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市、县级人民政府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此外,征收补偿费用必须足额到位,并且需要进行专户存储和专款专用。
市、县级人民政府需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及时进行公告。公告必须明确征收补偿方案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调查结果公布给被征收人。市、县级人民政府需要给予被征收人相应的补偿。
对于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补偿,必须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如果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