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效是什么意思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仲裁时效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20

 
89685
仲裁是对某事无法分出结果请求的法律援助,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和没有规定两种情况。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仲裁时效的含义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即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权力,即丧失提请仲裁以保护其权益的权利。仲裁分为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两个大类。

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普通仲裁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然而,如果超过20年仍未行使权力,则不予保护。特殊仲裁时效是指除了普通仲裁时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时效。

商事仲裁时效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商事仲裁时效适用相关诉讼时效的规定,没有特别规定。具体适用的规定包括:

仲裁时效的计算

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同样,《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也适用于商事仲裁时效和劳动仲裁时效。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如果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利,仲裁时效将中止,直到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如果权利人提出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的行为发生,将构成仲裁时效的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此外,对于劳动仲裁,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延伸阅读
  1.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是否能提起诉讼
  2. 车祸一年不起诉过了诉讼期限吗
  3.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4.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5. 金融债务风险及其法律保护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4. 交通事故的起诉费用标准
  5.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赔偿能力的解决办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取方式
  7.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2. 债务人跑路了该怎么办
  3. 借款纠纷过诉讼时效该怎么?
  4. 企业借贷纠纷
  5.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6.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7.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工伤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