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法律知识

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19-08-09

 
8508

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薄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课税服务,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

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时利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日常性工作。

我国地籍管理以土地产权为核心,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制度、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动态遥感监测制度。

附:地籍分类

一、按发展阶段(或者主要功能)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法律)地籍、多用途地籍

(1)税收地籍的目的是课税。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姓名、土地面积和等级;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地块丈量土壤质量产量、收入评定土地等级、图解、解析结合。

(2)产权或法律地籍 目的是保护土地的所有制,鼓励合法的土地交易 ;内容包括宗地界址、界线,土地权属、面积、位置、质量等;其使用手段为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图解、解析结合 。

(3)多用途地籍 目的是课税,产权,土地登记统计,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土地信息库等 ;内容包括土地位置,宗地界址、界线,权利人姓名、住址,土地面积、等级、权属性质、质量等 ;其使用手段为光电,遥感技术,微缩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综合运用;解析为主。[2]

二、按特点和任务(或者先后时序)可以划分为初始地籍、变更(日常)地籍

(1)初始地籍 指的是某一时期,对县以上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并形成初始的地籍图、册 、簿 ;它的作用是用于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土地估价、土地规划的依据。

(2)变更地籍(日常地籍)指的是 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分布,使用状况等的变化,对初始地籍进行的修正,补充和更新 ;其作用是保持地籍信息资料的现势性、连续性 随时变更;此外还应随时调查、随时更新、随时登记 。

三、按行政管理层次可划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国家地籍 是指县级以上 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一级土地使用权单位的土地,以及农村宅基地和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等, 主要服务于土地权属的国家统一管理。

基层地籍 是指县级(包含)以下 集体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二级使用者的土地, 主要服务于土地利用或使用的指导和监督。

四、按地域可划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五、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可划分为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常规地籍 一般以过去通常运用的手段和形式来完成地籍信息的收集、调查、记载、整理,用常见的形式,即通过建图、表、卡、册、簿等方式来表现地籍资料。常规地籍费工费时,成果累赘,应用不便,差误防范困难。

数字地籍 从基础资料起,用数字的形式存贮于体积小、重现度高的存贮介质中,通过规范的程序实现整理、分类、汇总及建库。无论图形资料还是数字资料,都转化为数字形态,从而省略了累赘不便的图、表、卡、册、簿。数字地籍具有处理能力强、省工节时、可以有效防止加工整理误差、检索快捷准确、表现形式生动等优越性,它代表着地籍现代化的方向。

延伸阅读
  1.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
  2. 上海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3. 咨询下对于工业用地拆迁补偿标准有什么
  4. 高速管理者应赔偿车祸医药费 路上障碍物成主要原因
  5. 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途径有哪些

土地利用热门知识

  1.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2. 履行期间
  3. 债务的混同效力
  4. 征地补偿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5. 解读农村宅基地新政策:你需知道的几个重要规定
  6. 农村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与要点
  7. 房地产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具体有哪些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