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差别化土地管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法律知识

什么是差别化土地管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19-08-09

 
8448

从改革大方向来看,真正的差别化土地利用与其他市场中的差异化经营有共同本质,即资源的使用者会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资源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资源利用方式。

差别化管理是这几年来国土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国土资源部多次强调在土地管理中探索、实行和深化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但在部这一级层面出台统一的政策意见尚属首次。政策的效果如何,会在实施几年后做一次政策评估。但根据近几年来部门和地方的实践情况,并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其逻辑与真正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差别化管理的基本逻辑大致如下:

各地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并实施采取有差别的利用和管理政策,引导土地资源实现更合理的利用。具体到土地利用计划的差别化,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的负责人谈过具体的设想,针对东中西部的差别,有不同的差别政策:对东部发达地区,从严控制新增用地指标,逐步加大增减挂钩和围填海用地指标规模;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合理安排新增用地指标,适当加大增减挂钩指标,推进采矿和用地管理方式改革;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新增用地指标安排倾斜力度,鼓励使用未利用土地指标。似乎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全面实施了。

只是,如同所有的从上至下的计划管理模式一样,土地利用计划的差别化管理需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能够获得各地完整而真实的数据来作为分析判断的基础;二是有无一套理论上客观、科学的分析评判体系;三是能否针对评判的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四是制定出的政策能否如臂使指一样被及时、不打折扣地实施。只有这四个问题都能给出正面的答案之时,才能说这一套计划体系就其政策目标与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不论数据的真实性、评判的科学性还是政策合理性,乃至实施的不打折扣,现实中给出的答案似乎都是反面的,但管理层却似不言自明地认为自己能做到这四点,这不能不说有些估计过高。

土地利用计划本质上和过去计划经济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计划制定者自认为是万能的,体系运行也不存在交易成本。只是这一套逻辑已经在上世纪的各国实践中证明无法行得通。现在谈土地利用计划,似乎要证明政策的制定不是没有根据,而是具体针对各地差异,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要赋予计划一种科学的色彩。

延伸阅读
  1. 如何区分非法集资和项目融资
  2. 行政处罚中没收非法财物是否可抵扣罚金
  3. 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4. 罚款与罚金的关系
  5. 拘留32天,伪证罪出来说有前科了,是不是留下底案了?

土地利用热门知识

  1. 年满14周岁未满16岁轮奸的法律处罚
  2.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3. 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
  4.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
  5. 劳教和劳改的区别
  6. 履行期间
  7. 如何认定合伙经营诈骗行为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