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赔付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7
最新伤残赔付
一、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人身损害导致受害人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进而减少或失去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属于财产损失。赔偿义务人应对这种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在确定残疾赔偿金时,应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的因素:
-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全额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根据丧失程度赔偿相应数额。
- 在确定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时,可以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 考虑到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法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例如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情况。
残疾赔偿金计算公式:
残疾赔偿金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年 × 伤残系数
- 受害人在60岁以下:
-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年 × 伤残赔偿系数
-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20年 × 伤残赔偿系数
- 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年 - (受害人实际年龄 - 60岁)] × 伤残赔偿系数
-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20年 - (受害人实际年龄 - 60岁)] × 伤残赔偿系数
- 受害人在75岁以上:
-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5年 × 伤残赔偿系数
-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5年 × 伤残赔偿系数
二、残疾用具费
如果残疾人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应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赔偿计算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级伤残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27个月
- 二级伤残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25个月
- 三级伤残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23个月
- 四级伤残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 一级伤残津贴 = 本人工资 × 90%
- 二级伤残津贴 = 本人工资 × 85%
- 三级伤残津贴 = 本人工资 × 80%
- 四级伤残津贴 = 本人工资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