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7
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应当对被征收人给予以下补偿:
被征收人应当获得被征收房屋的公平市场价值补偿。
被征收人因房屋征收而需要搬迁或临时安置的,应当获得相应的补偿。
被征收人因房屋征收而遭受停产停业损失的,应当获得相应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征收个人住宅决定时,如果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应当优先提供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被征收房屋的补偿金额不得低于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在市场上的类似房地产的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根据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评估确定。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被征收人应当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多数决定或随机选定的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如果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额。对于在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的情况,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时,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就近地段的房屋。
如果被征收人因征收房屋需要搬迁,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支付搬迁费;如果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房屋征收部门在交付产权调换房屋之前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费或提供周转用房。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应当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进行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问题进行调整。尽管物权法第四十二条提到了对被征收人的拆迁补偿,但并没有具体规定拆迁程序、补偿原则以及公民和法人的救济方式等实际问题。因此,在拆迁实践中,农村房屋拆迁通常以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作为补偿基础,即“拆一还一”。这种计算补偿的标准目前被认为是相对公平的。
根据这一标准,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按照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将被拆迁人安置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安置房内。
按照相应的补偿标准,将被拆迁房屋折合为货币支付给被拆迁人,由被拆迁人自行购买房屋。
能否审批宅基地,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