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使肇事人逃逸的乘车人和车主共犯的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指使肇事人逃逸的乘车人和车主共犯的认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68481
指使肇事人逃逸的乘车人和车主共犯的认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示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

这一规定要求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要有符合这一规定身份的人致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且因逃跑行为而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本案中的上诉人邱某在刘某驾车肇事后,其作为车辆的实际所有人和乘车人确已指示刘某逃跑,并且也实施了逃跑行为,但公安干警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对被害人进行抢救,客观上被害人已经得到了救助,故上诉人邱某的行为不符合交通肇事罪共犯的构成要件,其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基本事实:

上诉人邱某与其哥哥自筹资金购买了货车,挂靠于某公司,并雇佣上诉人刘某驾驶车辆。刘某超速行车与醉酒的被害人驾驶的车辆相撞。事故发生后,邱某下车匆忙查看现场后即上车让司机刘某驾车逃离现场。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对被害人进行急救,因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认定刘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上诉人邱某逃逸被抓获,上诉人刘某于案发次日向公安局自首。

法院裁判的理由:

上诉人刘某超速行车,且在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其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上诉人邱某在雇佣为自己驾车的驾驶员肇事后,未对被害人进行救助,保护现场,反而致使肇事人逃逸,其的致使行为实际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肇事行为人逃逸,符合刑法中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包庇罪对其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含义
  2.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3.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4.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地点
  5.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