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仍要理赔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1-25
交通肇事后逃逸仍要理赔
《交强险条例》第22条规定
根据《交强险条例》第22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以下情形之一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如果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没有明确规定肇事逃逸不予赔付。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理赔责任。
案情
2011年7月29日19时,李*霞驾驶小型轿车沿106国道自北向南行驶至510KM+300M处,与对向行驶王*才驾驶的无号牌普通两轮摩托车相撞,致王*才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事故发生后,李*霞驾车驶离现场。经交警队认定,李*霞事故后逃逸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王*才不负事故责任。保险公司认为,根据双方保险条款约定,逃逸不予赔偿。
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合同条款属于格式化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对于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对该条款的内容进行明确说明。如果没有进行提示或明确说明,该条款将不产生效力。因此,在被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已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情况下,保险合同中约定的责任免除条款对原告不产生效力。被告应在交强险赔偿责任限额内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付。
评析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指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未来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在现代合同中广泛存在,具有约定性、明示性和免责性的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根据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充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完全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且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承认其效力。但对于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是禁止的,否则将导致免责条款的滥用,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并不利于保护正常的合同交易。在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原告事故后逃逸导致其承担全部责任,属于免赔范围,因此拒绝赔偿是合理合法的。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使用免责条款时,必须明确说明条款内容,并对条款列明的事项进行相应调查。否则,免责条款将不起作用,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