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详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罪详解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8

 
68409

交通肇事罪详解

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这类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广泛的公私财产破坏。因此,交通肇事罪的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客观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由以下4个因素组成:

  1.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行为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2. 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行为人的违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3. 违反规章制度引起严重后果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行为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刑法修正案八对交通肇事罪的影响

刑法修正案八在交通肇事罪后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为危险犯,不需要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构成本罪。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主体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不仅包括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还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

主观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持有一定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可能是明知故犯,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罪名认定

要确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以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违法行为或者虽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因果关系,例如事故是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或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就不应以本罪论处。当然,事故发生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及其对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只有确定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才可能以本罪定罪处罚。

与其他罪名的界限

交通肇事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属于重大交通肇事的犯罪。它们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安全,主观上都是过失,客观上都是违反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1. 主体不同: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后两种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分别为航空人员和铁路职工。
  2. 发生的场合不同:交通肇事罪主要发生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过程中,而后两种罪分别发生在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活动中。
  3. 违反的具体注意义务不同:交通肇事罪行为人违反的可以是特定的注意义务,也可以是一般的注意义务;而后两种罪行为人违反的只限于特定的注意义务。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特定情形,并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

  1.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5.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6.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7. 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8. 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延伸阅读
  1.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2. 无证驾驶被撞责任的法律规定
  3.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 交通肇事罪的行政处罚问题
  5. 肇事致死主责一定判刑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路人指使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共犯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交通肇事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7. 交通意外致人死亡是否必须入狱?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