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29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客体是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即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客观方面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是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人。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即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根据《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