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规定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2-28

 
67692

一、诉讼时效的定义和分类

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内,权利人未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而导致其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分为两种,即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

1. 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也称为占有时效,是指一定期间内,对某种事实状态的占有或者行使权利的持续存在,将产生一定法律效果。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关于取得时效的具体规定。

2.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未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从而导致其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换句话说,权利人虽然享有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将失去该请求权。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实体上的请求权,即胜诉权,但程序上的请求权并未丧失,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权利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然而,如果义务人以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限为由进行答辩,并拒绝履行义务,法院将判决权利人败诉。

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1. 《民法通则》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对于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或者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然而,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限。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方面,可以选择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对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法律明确规定了一年的期限,这一点没有争议。然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通常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2.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3. 交通肇事纠纷中,律师费可由保险方承担吗
  4. 时效法律制度及其意义
  5. 三十年前的车祸伤残是否可以申请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