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02

 
67580

一、确立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随之上升。交通事故对受害者及其亲属都可能会带来精神伤害,当事人在起诉时有可能附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属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提出高额精神损害赔偿或忽视合法权益取得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法官自由裁量留下很大的空间。因此,确立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1. 保护人的主体性权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精神生活更为人们所重视,精神权利越来受到重视是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更加偏重于对精神权益损害的填补和保护,确立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

2. 符合侵权法的一般原理

一般侵权人身损害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二者都是对人的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的损害;在构成侵害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的基础上二者都能造成人的精神损害;而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较为严重,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多为重伤、残疾、甚至死亡,且一次事故同时造成多人受伤或伤亡。一般侵权中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更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

3. 增强法律意识和完善司法保护体系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确立精神损害的救济不仅有助于推进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达到抚慰受害人的目的,而且能够达到教育惩罚侵权人,引导社会努力形成尊重他人人身权利,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社会风尚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不断推进处理交通事故法制的统一,促进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保护体系的完善和改进。

二、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误区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当前有关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受害者和亲属缺乏法律知识

由于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属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提出高额精神损害赔偿或忽视合法权益取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了一些请求不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

2. 缺乏统一的赔偿标准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法官自由裁量留下很大的空间。这使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判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3. 需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对受害人不论是造成伤残还是死亡,都将给受害人自身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精神损害。因此,需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以便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2.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赔偿标准
  3. 财产损害赔偿的种类
  4. 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
  5.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保险公司能不赔吗?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4.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多长时间能否提起诉讼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