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23
张某以21.7万元的价格从浙江某汽车销售公司购得一辆自动卸货车。然后他以9万元多的价格将车辆卖给了江西泰和农民陈某。虽然陈某未付清全部车款,车辆也未办理过户手续,但陈某向张某出具了一张欠条,上面写着欠款4.5万元,并约定差额款项月底付清。随后,陈某又以11.8万元的价格将车辆转手卖给了吴某。张某多次找陈某要求付款未果,后来得知陈某已将车辆转卖给他人,于是与其弟弟商量将车辆要回来。于是,张某兄弟以装货为借口骗司机将车辆开至某加油站路口,然后以吃饭为借口将司机打发走。当晚9时,张某使用卖车时留下的钥匙将车辆开回家中。随后,张某在陈某出具的欠条上加上有关租车的内容以掩盖此事实。车辆因拖欠民事款项而被扣押,张某向公安机关交待了盗窃事实,经鉴定该车价值10.62万元。
本文认为,被告人张某以秘密手段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产据为己有,侵犯了他人对该财产的占有权,其行为应定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不会使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财物。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意图非法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即改变所有人依法对财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使用私自留下的钥匙将自己卖出的汽车开回家,并在陈某的借条上加上有关租车的内容,表明张某主观上有非法占有该车的故意,客观上也实际控制了该车,达到了非法占有该车的目的。此外,被告人张某将汽车开走时未告知车辆实际所有人吴某,符合盗窃罪中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产的犯罪构成,已构成盗窃罪,应以盗窃罪对其定罪量刑。
被告人张某与陈某之间存在合法的车辆买卖关系。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汽车买卖合同的效力主要依据一般合同效力的条件来认定,只要买卖双方达成合意,买卖合同即成立。而汽车的过户登记并不是买卖合同成立的必要要件,而是物权变动的要求。过户登记办理与否,影响的是标的物所有权是否依法转移,对买卖合同及合同效力没有影响。尽管该自卸货车几经转卖,但未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名义上的车主仍为被告人张某。然而,在案发前,张某合法自愿将车辆卖给了陈某,并已实际交付,所有权已转移,转卖后实际车主应为陈某。陈某将车辆转卖给吴某后,吴某成为该车辆的实际车主,享有所有权,也就是说,吴某是该车辆的合法占有人。
如果被告人张某在得知陈某将车辆转卖给吴某后,通过法院起诉陈某归还车款,并将吴某列为第三人,然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法院扣押该车,那么张某的合法债权将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遗憾的是,在吴某合法占有该车辆期间,被告人张某与其弟弟合谋,采取秘密手段将车辆开走,此时,他的盗窃犯罪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