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3-09-18
在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需要根据事故车辆是否属于机动车来确定责任的归属。我国交通事故认定采用多元化归责原则,根据交通事故主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
如果是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适用无过错原则。
如果是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与其他机动车发生事故,适用过错原则。
无论机动车驾驶人员有无过错,只要对非机动车或行人造成损害,都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然而,电动车的责任承担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的过错程度相关。只有在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导致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才能免除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电动车撞人骨折是否应该承担全责,需要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单纯的骨折损伤不足以确定伤残等级,需要在康复后根据具体的机体功能受损程度进行评定。
骨折一方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应由责任方承担。
如果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在交警部门作出责任划分后,除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只有民事赔偿方面的责任。
医疗费赔偿金额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费、医药费等凭证,以及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根据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进行支付。医疗费包括挂号费、诊治费、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化验费、药费等与医疗人身伤害相关的费用。
计算公式为:医疗费赔偿金额 = 诊疗费 + 医药费 + 住院费 + 其他。
误工费的计算方式根据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来划分:
- 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根据骨折一方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
- 如果患者没有固定收入,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因此,误工费赔偿金额 = 误工时间 × 收入标准(骨折的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