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程序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27
交通事故调解程序
一、送达事故认定书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向当事人送达事故认定书时,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期限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二、申请书面调解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权利人和义务人可以在收到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调解。如果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者事故认定有异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
三、调解期限与程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如果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调解期限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如果造成人员受伤,调解期限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如果造成人员伤残,调解期限从定残之日起开始;如果造成财产损失,调解期限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四、调解参加人
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包括:1、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2、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3、其他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人员。委托代理人应出具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其中应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参加调解时,每一方当事人不得超过三人。
五、调解程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指派两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调解应以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提前公布,允许旁听,除非当事人要求不公开。
六、赔偿争议调解程序
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程序如下:1、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2、宣读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3、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4、根据事故认定书的责任认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责任;5、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总额,确定各方当事人的分担数额。对于人身损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进行计算。修复费用和折价赔偿费用应根据实际价值或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进行计算;6、确定赔偿方式。
七、调解书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名,分别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应包含以下内容:1、交通事故的简要情况和损失情况;2、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3、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4、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5、赔偿方式和期限;6、调解终结日期。赔付款由当事人自行交接,如果当事人要求交由交通警察转交,则交通警察可以转交,并在调解书上附注。如果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应明确未能达成协议的原因。调解书生效后,如果赔偿义务人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