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中对损害赔偿调解具体有哪些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调解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处理中对损害赔偿调解具体有哪些规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02

 
66386
通事故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交通事故一般都是要弄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这个就是警察的事情了,交通警察是需要对于现场进行调查的,那么交通事故处理中对损害赔偿调解具体有哪些规定?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交通事故调查的一般规定

立即报警的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况下,当事人应立即报警:

  1. 造成人员死亡、重伤、轻伤的情况;
  2. 造成人员轻微伤,但对事实或成因存在争议的情况;
  3. 财产损失较大的情况;
  4. 财产损失轻微,但符合《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情况。

财产损失较大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规定。

交通事故调查及处理

对于符合《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对于经调查不符合交通事故的情况,应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或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

调查人员规定

进行交通事故调查时,交通警察人数不得少于2人。调查人员应向被调查人员表明执法身份,并告知被调查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并发送联系卡给当事人。联系卡上载明交通警察的姓名、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

重大事故调查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派员到现场指导调查;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事故,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派员到现场指导调查。

其他规定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失未超过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当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时,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以调解。如果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在书面通知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明确表示不予调解。

调解期限与通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10日。如果造成人员死亡,则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造成人员受伤,则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因伤致残,则从定残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造成财产损失,则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计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和地点,并在调解时间的3日前通知当事人。口头通知应记录在调解记录中。如果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应在预定调解时间的1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调解参加人

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包括: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委托代理人应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参加调解时,每一方当事人不得超过3人。

调解方式和公开性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指派2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调解应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提前公布,调解时允许旁听,但当事人要求不予公开的除外。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
  2. 交通事故调解的时间限制
  3.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
  4. 交通事故调解原则
  5.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宣判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货车撞出租车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
  2.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3. 醉驾重犯的刑罚如何确定
  4. 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
  5. 民事上诉状格式及要求
  6. 交通肇事逃逸商业险赔偿标准
  7. 交通事故赔偿怎么调解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