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15
(一)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因此除非是意外情况导致的,交通事故的一方或者双方都有可能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接受警告、罚款、扣分、吊销驾驶证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根据交通事故律师的经验,大部分当事人尤其是肇事方宁愿承担行政责任,而不愿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涉及赔偿责任的问题,即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导致了人伤或者财产损失。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交通部门会出具一份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双方的责任进行划分,该认定书可以作为双方承担赔偿责任的证据。具体的赔偿数额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或者通过法院起诉审判判决的方式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交通事故认定书只是一个民事诉讼的证据,而不是赔偿责任的最终根据,如果有相反的充分证据,可以推翻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认定结果。另外,出现民事责任时,意味着必然会有一方或者双方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