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的责任是三七分的。对交通肇事者的刑罚应根据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来确定。
根据我国法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
1. 如果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该当事人应承担全部责任。
2. 如果是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应根据各方的行为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 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他方无责任。
如果当事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承担全部责任:
1.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
2. 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
如果当事人弃车逃逸并潜逃藏匿,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且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如果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属于上述情形之一,不予减轻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需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上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应予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