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01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被明确规定为证据,并授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终局裁决。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应增设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复核程序,以提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水平。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处理专家小组负责审核和复核交通事故认定书。同时,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承办单位的交通事故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有权撤销承办单位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因此,从工作制度角度来看,增设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复核程序不会显著增加执法部门的工作量,反而能够促进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交通事故认定书直接关系到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因此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救济渠道是必要的。目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结论性意见没有任何纠错机制,程序上存在瑕疵。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应增设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复核程序。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被定性为证据。然而,现行法律在质证和认证环节上存在疏漏。此外,从证据种属出发,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归于“鉴定结论”类。参照民诉法的规定,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要求重新鉴定。然而,现行立法设计将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次性终局裁决,实际上剥夺了当事人的异议权。因此,为了符合证据规则,应增设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复核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情况下,应有权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核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