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24
1. 当事人应积极配合鉴定人员,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
2. 当事人应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不得弄虚作假或提供伪证。
3. 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将被视为无效。
1. 如果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
2. 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妥善保管返还的有关材料、物证和检材。
1. 对于涉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视听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毁容等可能导致并发症影响鉴定结论的损伤,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不宜过早,应在并发症和后遗症确定之后进行,以保证伤残鉴定的准确性。
2. 对于不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损伤,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应在治疗终结即出院后立即进行,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伤残级别降低,甚至达不到伤残级别。
3. 对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的伤者,应在第一次手术完毕出院后立即进行伤残鉴定,以避免第二次手术后无法达到伤残级别。
4.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的法院要求有内固定的受伤人员在取完内固定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提前进行鉴定将被视为无效。因此,伤者在进行鉴定前应咨询律师的意见。
除非满足以下四点情况,否则不能再次申请重新鉴定:
1. 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
2. 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3. 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4. 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