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02
在商品房买卖或其他商事交易中,当双方签订合同后,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然而,当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未能按时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后履行一方被赋予了一种权利,即先履行抗辩权。这种权利可以暂时阻止履行合同义务,而不被视为违约。
要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只有当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后履行一方才有权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暂时不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直到对方履行债务或完全符合约定。
举例来说,甲乙双方签订了建筑安装合同,约定甲方在10月1日之前清理场地,以便乙方进行施工。然而,甲方直到10月10日才清理好场地。乙方可以针对甲方迟延清场的情况要求顺延施工期,这就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体现。
有些合同的债务是可以分割的,比如甲方应交付10万块砖,但只交付了9万块。在这种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后履行一方有权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保留自己相应的给付义务不予履行。也就是说,乙方在收到9万块砖后只需支付9万块砖的价款。然而,根据老实信用原则,乙方不能以先履行抗辩权为由拒绝支付价款。当然,如果甲方只交付了9万块砖,这种部分履行无助于乙方实现合同目的(比如无法从其他地方购得1万块砖导致施工项目无法进行),后履行一方可以拒绝收取9万块砖,并要求甲方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交付10万块砖。这也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体现。
然而,有些合同的债务是不可分割的,这时是否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取决于具体情况。我认为,如果先履行债务一方已经支付了大部分款项,基本上达到了合同目的,那么后履行一方就不能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因为先履行一方未能履行的小部分合同债务虽然可以导致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但这种效果已经被已经履行了大部分合同义务的效果所吸收(小部分合同债务的未履行仍构成违约,违约方仍需承担违约责任,抗辩权与违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