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1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物无偿交给受赠人所有的一种法律行为。赠与可以是赠与人主动将财物交给受赠人,也可以是受赠人向赠与人提出赠与要求。赠与履行后,财物转归受赠人所有,赠与人不得反悔、索要。赠与行为旨在联络感情、加深友谊、互相帮助和增进团结,调解赠与纠纷时应维护赠与的法律后果和良好道德精神。
赠与的协议在赠与人做出赠与行动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后才达成。如果赠与人没有最后将赠与付诸实施,受赠人不能以此作为债务向赠与人索要。赠与纠纷调解时,赠与人应遵守诚实信用的道德规范,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否则赠与人应负道义责任。
赠与通常是无偿的,但有些赠与并非如此,比如婚约中的定金或彩礼。这类赠与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要防范这类纠纷,宣传法律和婚姻道德,杜绝陈规陋俗的封建传统和买卖婚姻。如果发生这类债务纠纷,应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009年年初,甲乙两方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书上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套房屋归女儿所有。离婚后,甲方拒绝配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认为离婚协议中的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女方和女儿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方将房产过户至女儿名下。
法院认为,甲乙双方在离婚时约定将房屋归女儿所有,属于赠与性质。根据《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虽然离婚登记不是公证程序,但离婚登记的内容具有公示效力和不同一般的公信力,离婚双方不得擅自反悔约定的事项。甲乙双方约定将房产归女儿所有,是在解除双方身份关系为动机目的的赠与,符合法律规定和伦理道德义务,故该赠与行为不能随意撤销。法院判决甲乙双方将房产过户至女儿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