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征地批文就说明征地是合法的吗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12-01
有征地批文是否意味着征地合法?
征地批文有效期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两年。如果在批准后的两年内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批准文件将自动失效。因此,被征收人应特别关注征地批文上的日期。
“拆分审批”问题
根据《决定》规定,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手中,地方政府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将土地审批权下放。因此,被征收人需要确保征地批文中的征地面积、性质与审批主体相匹配,以免存在超越法定权限的问题。
“未批先占”与“少批多占”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76条规定,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将受到处罚。超过批准数量的土地占用也属于非法占用土地行为。相关责任人员将面临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刑事责任追究。因此,被征收人需要注意审批的征地面积与实际征地面积是否相符。
“以租代征”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这种情况意味着用地单位并没有实际办理征地审批手续,通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的违法行为相关。
如何获取征地批文?
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市、县级人民政府必须主动公开以下信息:1.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即征地批文;2. 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如有变化,要说明变化前后情况);3. 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4. 市、县政府用地报批时拟定的“一书四方案”;5. 征地批后实施中的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相关材料。因此,被征收人可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来获取征地批文,无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