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短信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59839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多样,且可以就劳动合同内容双方协商达成意见,最终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那么,短信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相关知识。

案例简述:

陈大夫是远近闻名的外科专家,2014年1月接受某医院的聘请担任该院的业务院长,双方用手机短信约定陈大夫的月薪为15000元,每月先发11000元,余下年底结清。由于职业的习惯,陈大夫很细心,把约定工资的手机短信内容保存了下来。

2014年底,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按照约定,医院还有48000元的工资未发给陈大夫。陈大夫拿出手机短信与医院协商,医院方面解释说:“手机短信的约定只是意向性的,不能算数,应以每月实际支付的工资为准。”

法律规定: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22条规定:“争议处理中涉及证据形式、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证据质证、证据认定等事项,本规则未规定的,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民事诉讼证据分为七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其中的视听资料是指以声音、图像及其他视听信息来证明案情待证事实的录像带、录音带、电脑软件等信息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规定:“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该解释明确了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因此只要用人单位未能提出有效证据质疑该证据的合法性,短信约定内容即为有效。

如果你遇到的情况较为复杂,欢迎在本网站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1. 第一章:总则
  2. 农民工工伤赔偿协议书
  3. 股权转让后债权债务关系的界定
  4. 合同内容的差异
  5.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