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59779
【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原劳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规定,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合同期限可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解除合同可分为立即解除和预告解除两种情形。

就立即解除看,用人单位方面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1.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还包括被人民法院处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

劳动者一方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立即解除合同,如在试用期内、单位强迫职工劳动的,以及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

就预告解除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提前30日通知对方解除。这里须注意的是,预告解除的情况下,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要求是不同的。用人单位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若干情形下,预告解除合同,包括职工患病方面的原因、职工不能胜任工作以及变更合同时达不成协议等,还包括依法需要集体裁员的情况。

在其他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权随意予以预告解除。而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法赋予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自由,不管签订的合同是有固定期限的,还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者均可根据本人意愿,提前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即无条件的预告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如果涉及赔偿等问题,则应先将相关事宜办理完毕,再办理解除合同手续。

《关于如何确认和受理劳动争议的复函》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制职工被企业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并为此而引起争议,应根据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是否属于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相应的约定,那么这类争议就应确认为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变更不同意的申请赔偿程序
  2.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
  3. 劳动合同终止有补偿吗
  4.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解析: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