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0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运营范围扩大或股东分家等原因,分立成立两家以上企业的情况并不罕见。在这种情况下,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能会不复存在。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唯一的变化是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变成了承继原用人单位权利和义务的单位。
此时,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投资人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如果合并或分立后的用人单位主动与劳动者变更原来的劳动合同,即主动将原合同中的用人单位改为合并或分立后的用人单位,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劳动合同已经签订。
尽管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改变,但这已经不是原来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