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26
保证合同是一种从合同,保证人所负担的债务是从债务,旨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根据保证合同的从属性,保证债务的效力取决于主债务的效力,起补充和加强主债务效力的作用。如果主债务无效,保证债务也将无效;如果主债务消灭,保证债务也将消灭。保证债务的范围应当与主债务范围一致。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解释。这意味着保证合同可以根据具体约定对保证人的责任进行限制。然而,这种限制应当是目的性的,不能完全违背自愿自由的合同订立原则。
保证合同具有单务性,保证人仅负有义务而不能享受权利。然而,在履行债务后,保证人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以弥补自己的损失。保证合同的约定应当确保保证人对主债务的全部债务承担责任,以实现保证制度的目的。因此,我们不应支持超出主债务范围约定保证人责任的做法,以避免新的利益不平衡。
保证合同中另行约定保证人负担的违约金很可能过分高于债权人遭受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主合同的全部债务已经包含了主债权本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可以充分弥补债权人的损失,保护债权人利益,并对违约方进行一定的惩罚。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另行约定保证人的违约金责任,将导致债权人获得两份违约金,重复获利;同时,保证人将承受过重的责任,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适当减少。因此,两份违约金一般会过分高于债权人的损失,应当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