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要用到抵押合同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11
在现实生活中的贷款业务中,债务人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一为了自己债权的安全,一般会要求债务人提供一定的担保才会同意向债务人发放贷款的。而最常见的担保就是抵押,抵押时要签订抵押合同,那么那里要用到抵押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抵押合同的要求和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无论何种抵押关系,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的形式要求
抵押合同是当事人就未来事项达成的协议,因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书面抵押合同,将无法确定担保的范围,甚至无法确定是否设立抵押、以何种财产作为抵押以及抵押合同生效的日期。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可以认定抵押合同未成立。
抵押合同的主要内容
抵押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1. 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2.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 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或使用权;4. 抵押担保的范围;5. 当事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如果抵押合同未完全具备上述规定的内容,可以进行补正。合同对当事人来说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合同的内容必须完备、具体、明确,以便履行。不同类型的合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抵押合同的登记要求
根据不同性质的抵押权
根据物权性质的不同,抵押合同分为必须经登记后方可生效和双方签字后即生效两种情况。根据我国《担保法》第42条的规定,必须办理登记后方可生效的抵押合同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 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2. 以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3. 以林木抵押的,应当到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4. 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应当到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5. 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应当到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对于以其他财产设立抵押权的情况,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但如果未办理登记,则无法对抗第三人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