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12
保管合同和仓储合同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区别:
保管合同可以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而仓储合同通常是有偿的,即存货人需要支付仓储费给保管人。
保管合同在物品交付时成立,而仓储合同在合同达成时生效。
根据法学理论,保管合同可以解释为要物合同,即合同的成立除了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外,还需要物品的交付才能成立。而仓储合同属于诺成合同,即当事人达成一致了,合同即可成立,不需要以物品交付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的规定:“本章(仓储合同)没有规定的,适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可以认为仓储合同应该属于保管合同的一种,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从事仓储的一般更具有专业性。
如果在签署合同时存货人没有说明储存物品的性质,当发现存货人储存的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时,保管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管人可以拒收存货人储存的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
保管人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损失的发生,产生的费用由存货人承担。
同时,保管人储存危险物品时应具备相应的保管条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管人应按照约定对入库仓储物进行验收。如果保管人在验收后发现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不符合约定,保管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如果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在仓单上背书并经保管人签字或者盖章,可以转让提取仓储物的权利。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保管人发现入库仓储物有变质或者其他损坏,应及时通知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
如果入库仓储物的变质或损坏危及其他仓储物的安全和正常保管,保管人应催告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作出必要的处置。
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保管人可以作出必要的处置,但事后应及时通知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
如果在储存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保管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提取仓储物,但应给予必要的准备时间。
如果有约定期限,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仍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但保管人不可以要求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提前提取仓储物。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储存期间届满后,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应凭仓单提取仓储物。如果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逾期提取,应加收仓储费。
当然,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提前提取仓储物时,不可以要求减收仓储费。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储存期间届满后,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不提取仓储物的,保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提取,逾期不提取的,保管人可以提存仓储物。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储存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仓储物毁损或灭失的,保管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但如果是因仓储物的性质、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超过有效储存期造成仓储物变质或损坏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