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金如何适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终止效力法律知识

损害赔偿金如何适用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55273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损害别人的东西之后需要赔偿,可以私底下自己解决,解决不了也可以申诉。那么,损害赔偿金如何适用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损害赔偿金的概念是什么

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为原则,但以惩罚性为例外。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任何民事主体一旦造成他人损害都必须以同等的财产予以赔偿。因此,一方违约后,必须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但同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又作出例外规定,经营者在有欺诈行为时,应按消费者的要求以其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增加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该条是我国法律中惟一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二、损害赔偿金如何适用

首先,定金与违约金的适用关系。由于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属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两者是不可并罚的。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了当合同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违约方选择一种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应当注意:这条规定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同时存在违约金和定金责任的情形。

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和定金是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且两者在数额上的总和也不太高,在一方同时实施不同的违约行为形态时,两种责任形式是可以并用的。

其次,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一般来说,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应视为对损害赔偿金额的预先确定,因而违约金与约定损害赔偿是不可以并存的。违约金与法定损害赔偿是否并存,牵涉到违约责任的适用是否以发生实际损害为要件以及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问题。

原则上可以说违约金的运用并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前提,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当事人都应支付违约金。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违约金低于损失的,可请求适当增加。据此,虽然违约金的适用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要件,但最终违约金金额大小的确定与实际损失额密切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对违约金金额的调整是以实际损失额为参照标准的。

希望可以帮您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证据材料
  2. 人身侵权后应主张哪些权益
  3. 如何确定被烧毁财产的损失
  4. 江苏省泰州市的国家赔偿项目
  5. 门市起火是否会被罚款?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债权债务未结清合同的解除问题
  2.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
  3. 违约金的定义和作用
  4. 定金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
  5.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6.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
  7. 合同作废的主体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