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只有在合同中约定了提存方才可以提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是否只有在合同中约定了提存方才可以提存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54988
如果债务人要将合同标的物进行提存的,是需要满足法定的提存条件的。当然,如果双方当事人有约定可以提存的,是需要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那么,是否只有债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提存方可提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是否只有在合同中约定了提存方才可以提存

出现了《合同法》规定的法定情形时,即便没有约定也可以提存。

根据《合同法》第101条第1款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债权人拒绝或无法受领。所谓受领,是指债权人以自己的行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

2、债权人下落不明。主要指债权人不能确定、地址不详、债权人去向不明、失踪后未确定财产代管人等一系列情形。如我国《合同法》第70条规定,“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下落不明应该是归责于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债务人也只有在尽相当的注意而不知债权人住所的前提才能申请提存。

3、债权人死亡而尚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监护人。在债权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而没有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管理人等代替债权人受领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4、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提存条款的。既然合同中当事人已经约定了债务人可以用提存的方式来履行债务,自然在合同约定的条件成熟时,债务人的债务即消灭。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提存的其他条件:提存的标的物须是债务人依合同的约定应当给付的物且适于提存。

该条件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由于提存涉及提存机关保管提存物和返还提存物,因此,提存的对象只能以物体为限,如给付的标的是债务人的行为、不行为或单纯的劳务,按其性质则没有提存的可能.其次,提存作为债的消灭的原因之一,是法律在一定条件下对清偿的一种代替安排,也应按合同约定适当提存,提存的标的物原则上应与合同的约定相符合,若交付之物与合同内容不合者,不生清偿的效力。

2、给付的标的物须适于提存。提存的物品,各国法律一般不作明文限制,但是,不适宜保管的,自不得提存。我国《合同法》第101条第2款也规定:“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至于如何“依法”拍卖或变卖,法律未作具体规定。在实务上,对不宜提存的物品,公证处可保全证据,在公证笔录和公证书中注明,在保全证据后,由债务人拍卖或变卖,提存其价款,这样处理是合理的。至于拍卖与变卖之间,应主要采取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特点的拍卖方式,通过拍卖,可以使债权人的财产在可能的限度内以最高的价格出售,从而使债权人不至于因财产被贱卖而受损失,从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2.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3.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4. 车贷债权的转让合法性分析
  5.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定金的定义和目的
  2. 合同先履行一方的中止履行条件
  3. 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
  4.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
  5.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6. 留置权与所有权的范围大小
  7. 买受人无故拒绝受领货物,出卖人可以提存吗2024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的解除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情形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4.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5. 没有约定借款用途的借款纠纷
  6.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热门合同下载

  1. 银行贷款购销合同范本
  2. 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3. 保证担保合同范本
  4. 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