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7-27
行政合同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专章的规定
根据现有国家的立法例,对于行政合同的法律适用,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一种规定是适用专章中关于行政合同的规定。如果专章没有相应规定,适用《行政程序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果《行政程序法》也没有相应规定,则补充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民法典的适用,并没有对具体范围作出限制。这种规定有严格的适用顺序,后位适用或准用之规定,自不得与前顺位者相抵触。例如,德国的《联邦行政程序法》第62条规定:“只要第54条至第61条未另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余的规定。令补充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根据该法第9条的规定,行政程序中包括了公法合同的订立。台湾地区的《行政程序法》第149条也有类似规定:“行政契约,本法未规定者,准用民法相关之规定”。虽然没有像德国那样将“专章”和“本法”分别列明,但是根据法理及逻辑可推断出:如果第三章(行政契约)未有规定,应先寻求程序法之规定,而后准用民法。
二、适用程序法典的规定
另一种规定是适用程序法典中的规定。如果程序法典没有相应规定,适用其他有关特别规定,同时比较严格地限制了适用民法的范围。例如,葡萄牙的《行政程序法》第189条补充法例:“凡本法典未明确规定时,对行政合同适用行政法一般原则,经调整后的规范公共开支的法规及规范公共合同的特别方式的规定”。该条似乎是对行政合同适用第三章的规定,因为该法第181条规定“本法典有关行政程序规定,经作出适当配合后,使用行政合同的形成”。葡萄牙程序法没有明确规定适用或准用民法,大概原因在于限制民法的适用范围,强调二者的不同,防止民法规范在行政合同的使用中的扩大化倾向。深究其因,也许对于民法合同和行政合同深层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法典第185条严格限制了民法的适用范围,仅有三种情况:1、民法典有关意思欠缺及瑕疵的规定,适用所有行政合同;2、如果行政合同标的同样适用私法合同,则适用民法典中规范法律行为非有效性的规定;3、对于“表示意见的行为”,可以适用民法中有关双务合同的一般规定,但是订立合同双方已明确表示不适用该等规定者,不适用民法。澳门地区的行政程序法在这个问题上的规定和葡萄牙的规定相似,其第164条第一款规定“行政合同中意思之欠缺与瑕疵,以及行政合同之无效与可撤销,适用《民法典》对法律行为之相应规定,但下款之规定除外”;“表示意见的行为”与葡萄牙的规定相同。从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涉及合同非有效性的问题大致可以适用民法的规定。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应选择第一种立法例为好。对于适用民法的相关规定上,没有必要加以相当严格的限制。一方面,这可能造成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确定适用的法律,引起困惑;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司法审查中“有法可依”。更为重要的是,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相互借鉴。《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应当使用,但是也不能任意援引,只有在民法中表现为一般法理的,且行政法对该问题未作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援引。援引民法原理的范围与程度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显而易见,在行政法中经常适用的民法原则也适用于行政合同,只是需要做一定的修正。